在互联网背景下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产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智能化和数字化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当中。"互联网+”的出现为中国产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发展方向,传统的海洋渔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朝着智慧型海洋渔业的模式转变。
01
互联网+海洋渔业
在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作为关键部分,其产业主要包括养殖和捕捞等多个环节,除传统的渔业环节外还延伸出加工、批发和贸易以及冷链物流等其他领域。而互联网+海洋渔业的出现代表了互联网技术和海洋渔业的有机融合,这一概念的出现以信息化海洋渔业为核心,对传统海洋渔业的多个环节进行了优化与重构,推动了海洋渔业的转型和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相比,数据信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逐渐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生产力。互联网+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信息化和海洋产业化走向统一发展的过程,对传统海洋渔业的生产经营问题、多样性价值与市场对接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法[1]。
02
智慧海洋渔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2.1 融合互联网+思维
想要真正转变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式,就必须要转变发展思维,真正掌握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拥有重新审视市场和产品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的一种思维模式,主要包含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和平台思维等。其中,用户思维对海洋渔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海洋渔业产业链当中的每一环节都应将用户作为核心,对于目标用户进行培育、维护和拓展等。其中,平台思维更突出了向互联网开放、共享和共赢的新思维,利用平台思维能够打造互利共赢、多主体的市场环境。推动互联网与海洋渔业的融合,创新海洋渔业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海洋渔业的创新力,同互联网技术携手打造跨界融合和互联互通,促进渔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促进海洋渔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2]。
2.2 深化渔民的互联网+思维
首先,地方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可创设专项资金,鼓励海洋渔业企业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培养和带动提升渔民在整个新发展模式中的参与度,提升渔民的业务技能,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培养渔民的专业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出渔民的市场主体作用。
其次,要利用好数字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创设互动课堂,可以为渔民提供专业的培训平台和训练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认证考试,提升培训的规范化并建立创设统一标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的新型的渔民。想要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单单依靠技术是不全面的,还要认识到思维习惯的重要性。因此,在训练渔民技术与技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转变渔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理念,使互联网思维深入渔民的思想当中,让渔民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思维在整个渔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渔民的积极参与意愿。
2.3 发挥出互联网平台的优势
当前中国有多个行业都已朝着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和升级,海洋渔业也不例外,海洋渔业的创新,关键不仅仅是提升生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海洋渔业开辟新的发展渠道。互联网+海洋渔业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出市场需求和服务化载体的发展优势,推动网络连接海洋渔业客户群体的转变,促进增值业态和客户群体的融合与适应,从而大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与成本损耗,能够有效解决在产业化条件下客户和公司利益间的纠纷问题,为海洋渔业开辟新的增收渠道[3]。
2.4 组建技术创新联盟
可以围绕海洋渔业的关键环节,将发展重心放在战略产品的研发上,企业可以同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技术创新联盟,针对核心技术展开联合攻关。此外,还可以统筹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 建立在线与整体营销概念,提升整体营销能力。涉海型企业可实施精品工程和战略营销策略,实施产业高端化营销策略,实现海外市场的拓展。
03
结论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新时代,传统的海洋渔业也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走向了转型与发展。在“互联网+海洋渔业”理念的引领下,将整个产业链的信息流和物质以及资金信息融会贯通,建立起互联网生态圈,推动产业链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迈进。
文章来源:数智海洋